這次要來談一談低薪的影響!!
從前陣子的一些新聞,台灣人才的流失。
參考新聞 link :
「我在台灣看不到工作的未來!」--《時代雜誌》
其中引述一下相關數據:
政府統計數據顯示,及至2015年,
台灣那約莫1,000萬人的勞動力中,超過72萬人前往海外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,
其中更有72.5%擁有大學以上學歷。
到最近政府終於願意公布一些無良的公司或是單位。
低薪慣老闆?
立委點名這3家公司 要求金管會開記者會砲打
首先談一談,一家公司如果還滿賺錢,
但是員工薪水福利都很低的狀況下的影響。
有些老闆的想法,
我就是要 cost down , cost down , cost down ,
這樣公司才會賺更多的錢,
這樣才有辦法讓公司繼續維持下去。
清•和邦額《夜譚隨錄》卷四:“濟南某富翁,性極慳吝,
鄉人號之為'鐵公雞',謂一毛不拔也。
近五旬無子,議納妾, 價欲極廉,而又欲至美。
眾笑曰:翁所謂又要馬兒好,又要馬兒不吃草也。
一家公司低薪的問題可以分成三個方面的影響:
第一個部分: 公司員工士氣的方面
有些人會認為工作就是工作,不用去管什麼【員工士氣】的問題。
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。
你可以想看看,一件工作事項,正常的狀況下需要一周完成。
如果【員工士氣】低落的情況下,工作效率變差。
加上工作上有機率性的出錯。
這樣變成需要1.5周才有辦法完成。
但是如果員工士氣高昂的狀況下,效率就變高了。
所以完成時間可以變成0.7周。
這樣一來一往之間居然員工士氣差異到近一倍 (1.5/0.7)。
老闆你認為員工士氣影響如何呢?
第二個部分: 員工流動率的方面
有些老闆會想說,人才那麼多,人走了。我再找一批進來不就好了。
員工流動率有那麼重要嗎?
很多人不知道,一位員工的離職其實所耗費的成本是非常可觀的。
根據一些統計資料,一位員工離職的成本相當於該員工的年薪1.5倍到2倍。
這些成本包含了:招聘、入職培訓、人員熟悉時間、出錯率及職務空缺的時間成本等。
這樣的狀況下,老闆你覺得員工流動率不重要嗎?
第三個部分: 好人才不想進來的方面
這時候老闆可能會想說,我公司不需要好的人才,平庸人才就夠用了。
好的人才並不是只有表面上的用途。
一般來說好的人才會讓公司更有競爭力(單純指個人而言)。
另外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對組織具有【鯰魚效應】。
一個團隊如果都是很平庸,大家表現都差不多。
這樣的狀況下會讓團隊陷入死水一般。
大家都沒有突破,沒有什麼競爭,產生一種鄉愿狀況。
【鯰魚效應】就是讓好的人才進入團隊裡面,讓好的表現可以使組織產生激勵和刺激團隊。
這樣公司的競爭力可以不斷的進步和成長。
老闆你還會覺得只需要平庸的員工嗎?
另外這邊要特別提一下資訊透明的重要性。
薪資福利每次都被公司列為機密,如果翻轉讓大家都知道公司的薪資和福利。
這樣的話,就可以良幣逐劣幣。
讓很爛的公司招不到好的員工,就願意提高員工福利和增加公司的競爭力。
而不是只是一味的cost down員工薪水來達到賺錢。
PS: Pitures are from Pixabay and Pexels
同場播映的相關文章: